一分部署,顺龙pk10落实。万钢表示,近年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在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改革措施。“下一步,要继续解放思想,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万钢说。他认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化解产能过剩列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抓住了矛盾的关键点,亦显示了中央力克痼疾的决心。

5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和薄弱环节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多项举措。在以“智”著称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快速发展,成为一个生动的实践案例 如果您是仓库保管员,加湿器和花生米在传统的物流管理中肯定不能存放在一起。但是,京东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购买习惯后发现,购买加湿器的顾客往往喜欢购买花生米。据此,京东改变了仓库中按品类、品牌摆放的传统做法,把加湿器和花生米这两样本来毫不相关的货物摆放在一起,大大提升了库存取货效率。 不仅仅是在仓储领域,在配送领域,京东利用大数据将最合适配送员与相关任务自动匹配。一旦相关区域的用户提交订单,系统就会把其分配给最熟悉这个区域的配送员。 率先在全国布局大数据产业的中关村,已成为大数据创新资源中心,催生了百度、京东、用友、曙光、天云、中金数据等100余家大数据领军企业和一批成熟商用解决方案,目前拥有与美国硅谷大数据产业同步发展的先发优势。 2013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在中关村的带动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1749.6亿元,增长7.2%。中关村以信息服务和科技研发为特征的高技术服务业有力支撑了首都服务业比重的增加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专家认为,大数据等软件产业不仅解决了大学生就业,而且不占资源,无污染、无原材料进出,编程之后刻完盘走人,是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 最近,有一家中关村的企业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家企业就是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创始人吴道洪有着更大的梦想,而这源于他手中掌握的“蓄热式烧嘴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让燃料充分燃烧,同时阻止燃烧产生的热量被白白排放到空气中,实现燃料重复利用,最终达到节能30%至70%的效果。 有资料显示,每创造1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的消耗是世界平均消耗水平的2倍多。如今,传统技术已经不能支持我国目前和今后更大规模的发展,需要利用新的技术创新和结构转型来稳增长、调结构。 中关村近几年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在烟气脱硫脱硝、大气监测等领域优势明显,已经聚集了国电龙源、博奇电力、大唐集团、国电清新和雪迪龙等一批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的企业。中关村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王彤说,近几年中关村示范区整体技术交易额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近70%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其中20%是节能环保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中关村的第二大产业,中关村技术将辐射和服务全国,为降低单位GDP能耗发挥积极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关村近年来不断创新金融生产性服务。金融租赁、保险经纪等作为创新成果,正在深入到技术和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的全过程,助力区内企业发展。 “为帮助生产性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我们独创了经营租赁,比如,生产医疗设备的企业,原来是直接把设备卖给医院,现在则可以把设备卖给租赁公司。这样,企业就可以既有卖设备的收入,又有服务收入。”中关村租赁公司总经理何融峰说。 另外,中关村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国产首台(套)设备保险机制,还出台了《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应用推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于企业购买保险的支出,政府财政将予以最高90%的资助。 “新产品、新技术是存在风险的,利用保险手段控制和转移科技创新风险,可以增强使用单位购买和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信心。如果首台套在运行中出现问题,需要维修和退换则由保险公司来赔付,能够分担制造业在首台套上的风险。”长城保险经纪公司总经理熊微观说。 据熊微观介绍,2011年清华同方为其地铁安全屏蔽门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投保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质量保证保险,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由企业承担了12.6万元的保险费用,弥补了超过百万元的损失。(记者 赵淑兰)新华社南宁4月1日电(记者夏军)广西南宁市纪委近日通报自去年以来6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部分党员干部因顺龙pk10、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被处分,当地良庆区住建局原局长因酒后驾驶公车获刑,并受到开除党籍和行政开除处分。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保费缴纳、薪酬等政策制度,明确平台企业在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的相应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报酬权、休息权和职业安全,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新华社贵阳2月9日电(记者 李春惠)没与家人团聚,没有看上春晚,也没能吃上热水饺,这几天,贵阳市南明区消防大队醒狮路中队全体官兵在频繁的接警中度过,只有走廊上挂着的红色灯笼透露出节日的气息。 大年初二10时左右,位于城乡接合部贵阳市东山西瓜村的一废品回收站发生火灾,醒狮路中队出动4辆水罐车、20人。“废品回收站堆了很多轮胎、塑料等易燃品,现场火势很大,远远能看见烟雾。”中队长助理李得军说。离火灾现场还有四五百米时,由于道路狭窄消防车子开不进去,战士们只好拿着器材向火场跑去。 “每一次救援都是一次剧烈运动,尤其是灭火救援,消防员身上穿着约30斤重的战斗服,还要背着空气呼吸器、拿着水带、抱着水枪奔跑。”李世超说,扑灭这起火灾,战士们共用了1个半小时。 “火场温度高,烟雾大,消防员头上的防爆式照明灯能看见2米左右,灭火救援中有时要靠用手摸,用脚探,每一步都要小心。” “这是个细活。”23岁的战士罗欢很有感触地说,救援技术必须精湛,保证被困人员不受顺龙pk10伤害。大年三十晚上,南明区达高桥旁的一栋老居民楼6楼起火,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被困。消防员到现场时大火已经封门,老太太倚着自家的防盗窗上呼救。 罗欢负责用工具破拆防盗窗,其他消防员有的灭火,有的配合。罗欢在邻居家一扇相邻的窗前拴好安全绳后趴在窗台上,把手伸长,用破拆工具把防盗窗一点一点剪开,再小心地把老太太从缺口里拉出来,老人毫发无损。“一个完美的救援能让大家开心好几天,而有瑕疵的救援大家会自责很久。” 除了日常的灭火救援,中队特勤班还要负责打捞遗体等任务,大年初一下午,21岁的特勤班副班长张远林就参加了一次打捞遗体救援。他和5名战友来到南明区解放桥,桥下河面上浮着一具遗体,特勤班班长王家锋换上潜水服,腰间拴上安全保护绳,带着打捞装备就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张远林和其他3名消防员负责在岸边拉绳子。 新兵杨涛坐在一旁听着战友们的精彩故事,脸上显出遗憾。这个新年杨涛还没有体会到成就感--新兵在体能和技能没有达标之前不能参与救援。 杨涛去年9月入伍,对各种救援既好奇又渴望。他第一次进入模拟火场有一点恐惧,那是一只充满人造烟雾的集装箱,根本看不清前方的路。几个月训练下来他的心理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醒狮路中队是全省最繁忙的消防中队之一,共有41人,主要担负着南明区主城区22平方公里的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辖区内人口集中、密度较大,消防安全任务十分艰巨。2015年中队共接处警1138起,平均每天出警4.1次。“春节是用火、用电、放烟花的高峰期,出警量可想而知。”李世超说。 “晚上出警回来战士们也不敢换衣服,穿着散发着焦臭味的救援服斜靠在床边眯一会儿,连鞋子也不脱,警铃一响立马就跳起来,一样精神饱满。”